澳門首辦中學生聯校科學展覽

來源: 澳門時報

參考港經驗首辦聯科展
獲政府學界支持鼓勵
編者語: 鼓勵中學生發揚科創精神
八校學生跨校主導統籌

由好時光賢聚社、澳門聯校科學展覽籌備委員會主辦,澳門科學館協辦之“第一屆澳門聯校科學展覽”(聯科展)一連兩日的活動,於10月5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展覽中心開幕。本屆聯科展以“重生”啟程科學研究為主題,由8間學校學生組成統籌會聯合參與。來自全澳及大灣區18隊中學生隊伍與大眾分享他們的科創研究與作品成果,市民除了欣賞學生的科創作品外,展覽中還加入了“VR運動”、“親子LEGO”、“DJI Tello無人機”、“旅遊手信”、“網紅”、“快閃表演”六項受年輕人喜愛的元素,並設“科學攤位遊戲”、“親子科學工作坊”、“學生才藝快閃表演”及“限量版咀香園鳳凰卷禮盒”義賣等精彩活動。

首屆澳門聯校科學展覽的統籌會成員皆是由學生組成,分別由本澳八所學校的中學生共同發起,八所學校分別是濠江、永援、培正、培道、庇道、氹仔坊衆、鏡平及新華學校,聯展活動由上述學校的83名學生組成的籌備委員會負責整個展覽活動的統籌、計劃、執行及主題構想,通過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思想碰撞、互相學習,從而共同成長,提升學生潛在的能力水平,同時冀望能透過展覽推動澳門科普教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學生科技交流,推動本澳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本年度的研究主題為“重生”,籌委會希望可以鼓勵同學用科學的方法改善生物環境,期望透過物質的重新組合並加以利用,令生物可以因科技而重生,從而賦予物質新的意義,重現其存在的價值。為此,統籌會印務秘書許凱欣同學,在好時光雜誌總策劃何威威的指導下,以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鳳凰”作為代表本屆的設計象徵元素,寓意鳳凰浴火重生,與今屆主題對應。籌委會並邀請本澳中學隊伍提交計劃書,經過業界專業人士組成的顧問團及評審團一輪的篩選和面試後,有 16間本地中學及2間大灣區學校突圍而出,優秀隊伍可在展覽中向公衆展示作品。最終奪得冠軍的是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的羅梓瑜、劉芷晴、吳爾淳同學的生物濾水器;亞軍的作品是來自培正中學的嚴嘉欣、方良宇的開心農場;季軍作品是綠色掃地機械人,是由廣大中學的聶均權、温子健、林嘉穎、林嘉濠獲得;最具人氣攤位的獎項由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的黃苑螢、古美宜、禤美睿的作品警報拐杖取得。

“聯校科學展覽”由1968年香港大學彭勵得教授創辦,發展至今共舉辦了52屆, 成為香港一年一度的社會學界盛事,成績卓越。澳門除蓬勃的旅遊博彩業發展外,澳門社會多元發展、青年和諧融入大灣區發展及智慧城市打造亦將是世界共同見證的發展方向,澳門聯校科學展覽籌備委員會邀請了澳門大學宋永華校長、澳門理工學院嚴肇基院長、旅遊學院黃竹君院長為顧問委員。在香港經驗的基礎上,澳門聯校科學展覽更進一步優化,文科、商科及理科中學生透過聯校科學展覽平台互相交流,同學跨校跨學科學習,中學時已有機會擔任重要的統籌工作、培養實務能力、解決籌備中的困難和問題。展覽更邀請到大灣區優秀隊伍參與,希望透過是次展覽促進澳門和大灣區融合發展。

早前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會見第一屆澳門聯校科學展覽的學生籌備委員會一行,譚俊榮對籌備委員會表示讚賞,並對各成員展現的知識、勇氣和熱心作出嘉許。他指,籌備這項活動並不簡單,除了需具備良好的科學知識,還要有出色的組織能力、溝通技巧和挑戰困難的精神,相信對參與籌備的中學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和鍛煉。

聯科展並得到業界單位的全力支援和鼓勵,活動獲得香港聯校科學展覽籌備委員會、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教育暨青年局及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等多個單位支援,展覽前學生籌委會更獲得旅遊學院提供旅遊會展及公關禮儀實務課培訓。

首屆聯科展邀請到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馬志毅主席、澳門理工學院嚴肇基院長、旅遊學院黃竹君院長、教育暨青年局龔志明副局長、澳門大學葛偉副校長、澳門科學館教育及展品總監梁思聰先生、澳門青年聯合會劉嘉禮理事、鏡湖慈善會劉嘉蕊理事、15所本澳中學領導、14位北京及大灣區顧問評審團一眾嘉賓聯同聯校科學展覽學生籌備委員會李伊晴主席及聯校科學展覽總籌委會何威威主席為本屆聯校科學展覽揭開序幕。活動經費部分由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及教育暨青年局資助。

科技創新日趨重要,世界各地均致力推動科創教育,培育人才,以提高競爭實力。學生從小接受創科教育,對培養創科人才更為有利,有助提升年青人的競爭力。
在香港,聯校科學展覽早在1968年就開始舉辦,至今已舉辦52屆。半個世紀後,澳門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在政府及學界等的支持鼓勵下,部分中學生鼓起勇氣,大膽嘗試,合力填補了澳門的這項空白,這種勇氣和嘗試,本身就是一種科學創新。
本澳中學生在首屆聯校科學展上的科創作品無論水準高低,都不重要,因為在是項展覽的引領和啟發作用下,本澳中學生的科創熱情與作品水平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相信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鼓勵下,聯校科學展覽如果續辦下去,將會越辦越好。